教育,男女有別?

教育,男女有別?

hi071227_0031-300x234隨著女性主義與女權運動的發展,對於性別平等的要求日益增加,台灣社會亦不例外。教育影響個人生涯發展和就業機會,其中的性別差異自然受到矚目。台灣的教育是否存在著性別差異,當然也成為重要的檢視項目。

然而,除了垂直層級的數量(例如教育年限、具體資源)差別外──亦即教育資源上的差異,性別間是否也有著水平面上的性質區隔(例如科系、學門、專長領域)──亦即符應於特定性別刻板印象的制度性安排,也值得做一番討論。以台灣社會而言,性別主流化推動經年,似乎也有明顯成績,但多突顯在女性受教育年限與受教育人數的提升上;然則,人數與年限的提升是否就代表了性別刻板印象的扭轉?這也同樣值得關切。

根據教育部的報告,近年來我國基礎教育階段學生性別比率變化不大,在義務教育年限提高還有整體就學率的成長的狀況下,這並不令人意外。主要的差別,還是要從高等教育階段的性別平等發展情形來看。

在台灣,整體高等教育中,女性學生比率略增。除大學外,自1999至2008,專科女性比例由49.17%增至65.51%,碩士班女性比例由33.76%增至41.67%,博士班女性比例由21.50%增至27.85%,皆有所增加。

 genderraterevised

博士班女性比例至2008仍僅占27.85%,與OECD國家平均相較,仍有顯著差距。此外,台灣在理論學術型之ISCED 5A類(理論學術型,相當於台灣的碩士生、學術型大學之大學生)、ISCED 5B類(實用技術型,相當於技職體系)、高級研究型之ISCED 6類(相當於博士生)之女性學生比率均低於OECD國家平均。根據教育部提供的資料可以發現,學歷層級越高,女性所佔比例越少;這顯示在教育機會的性別平等上仍有進步空間。

 e680a7e588a5e88887oecee5b9b3e59d87e6af94e8bc83

然而,在教育的性別差異上,更容易為人所忽略的是潛在的教育期待和無形的角色區隔。在客觀形式的學校教育外,一般社會大眾在無形中,對兩性有著不一樣的期待。根據TEPS的調查,家長對男生有較高的教育期望;高中普通學程家長對子女唸到研究所的期待,對男生的期待(51.9%)高於對女生的期待(41.0%);而「非常期待」男生(7.8%)出國深造的父母人數比例也高於對女生(6.5%)。

 parentsgenderexpectation

 studyabroadgendergap

此外,一般對於性別的刻板印象似乎也悄然地對應到男女學生的自我定位與生涯選擇中。本頻道之前的文章提到,從PISA 2006 的調查可以看出,在台灣數理成績亮眼表現的背後,學童的科學態度和兩性差異有著明顯的關聯性,兩性學生相較,女生在「自我效能」、「自我概念」、「對科學的整體興趣」、「對科學的喜好」、「學習科學的工具性動機」、「為將來工作而學習科學的動機」上皆低於男性。而在科系的選擇上,台灣大學生在「人文藝術」領域,女多於男;但在「科學」與「工程」領域,則呈現男多於女。(教育部 2009)亦有研究指出,就科系的選擇與接受的教育內容而言,台灣學生仍是男女有別。(劉正、陳建州 2007)

兩性在教育選擇上的差異,到底來源為何?真的是生理上的差異,抑或是社會期待與壓力所造成?這種差異有需要消弭的必要嗎?各層級的教育從業人員,又是如何看待這些差異?身為教育人士,妳/你覺得要「一視同仁」,還是要考量兩性先天生理上的差異?身為家長,對於不同性別子女的教育期待,會有所差異嗎?歡迎大家踴躍發表不同的看法!

 manygirls-300x232

參考資料

劉正、陳建州(2007)

 臺灣高等教育學習領域之性別區隔與變遷:1972~2003教育與心理研究,30(4),1-25。

教育部(2009) 我國教育類婦女權益指標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