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的公民課——談家長會的參與

父母的公民課——談家長會的參與

父母的公民課——談家長會的參與(葉蒂芬 / 台大社會系)

parents        家庭是社會化過程的第一站,而後,學校則是進入真正大社會之前的第一步,也是孩子首先長時間要與家人之外的人們相處的階段。一般來說,家長在家中扮演教導的主要角色;在學校中,則由老師持教鞭。根據社會學三大家之一—涂爾幹的著作《道德教育》,學校不僅提供知識上的教育,在社會化過程中扮演重要的角色,培養學生紀律的精神,讓他們往後在進入真正的社會中時能遵守道德的規範,融入其中。

        為了確保兩種不同的教育執行者(家長、老師)有良好的溝通,現代學校大多設有家長會,而也開放讓家長與學校之間的溝通。這種設計的理念或許是希望達到雙方合作、相輔相成的功能。然而,家長和學校之間的溝通的實際狀況為何?家長是否善用家長會的資源,為了孩子而發揮影響學校的效果呢?以下的數據來自「台灣教育長期追蹤資料庫(TEPS)」第一波及第三波的資料。

        首先,圖一、圖二分別是父親、母親參與學校活動,擔任家長會委員或義工的比例。根據資料顯示,父親整體參與的程度比母親低,這與一般認知上「父親都在忙事業,母親相夫教子」的觀念相符。整體上來說,大概都只有一半的家長會參與學校的活動,而有一半的家長卻從來沒有參與過。  

parentstable11

parentstable2

其次,家長和學校之間也會有非正式的互動,因此,我們觀察家長因為不同因素而主動與學校聯絡的比例(見圖三)。根據資料顯示,家長最常與學校聯絡的原因是學生的「升學選組」,隨之則是「心理適應或健康」,而約有50%的家長會因為「升學選組」而聯絡學校老師。在問及與學校聯絡的五個因素中,有四個都是關於家長自己的孩子,只有一個是與學校比較有關係,也就是「老師的教學或行為」,而也只有22.56%的家長會為了老師的素質、教學、行為而與學校聯絡。或許我們可以說,大部分的家長最關心的還是自己的孩子,而對公共的利益,也就是會影響整體學生的教學品質的議題,則比較不關心—至少,比較不會主動為此而與學校聯絡。除此之外,資料庫中有問及是否曾經有私下送禮給老師的行為,而有將近五分之一的家長曾經如此。或許這是在此社會文化中,人際互動的方式之一。然而,如果依照家戶收入來看,會送禮的家庭經濟狀況普遍較高。如果老師真的因為收了禮,更多的投資在這些高社經地位家庭的子弟身上,是否更加深了不同階級之間的差距呢?

parentstable3

          最後,如果依照父母親的教育程度,分別看其參與學校活動的比例(見圖四至圖七)。我們可以看到,教育程度越高的父母親,參與這些活動的比例也越高。同時,教育程度越低,從未參與過這些活動的比例就越高。這其中的因素可能是因為,本身教育程度高的家長,對孩子的教育以及其他方面的成長也更重視,因此會安排時間參與這些活動。或許我們可以說,這是一種「階級複製」的行為,也就是將自身擁有的經濟、文化資本都傳承給下一代,確保他們當下以及未來也享有比較豐厚的資本。除此之外,教育程度低的父母較沒有參與這些活動的原因,除了可能對孩子的教育相對較不重視之外,也有可能是因為無法從事相對「勞心」的工作,其工作的性質(如工時較長)使其無法花時間參與這些活動。在經濟情況不佳的狀況下,這些家長就算有很高的意願,仍然無法參與這些活動,也無法與老師、學校有良好的溝通。這是在家長不同教育程度之間所存在的差異。或許我們也可以檢視這些活動的安排,是否只有一部分家長能配合活動的時間;而活動的形式、性質是否只有一部分的家長適合參與,或是能自在的融入其中並且發表意見。

parentstable4

parentstable5

parentstable6

parentstable7

         整體上來說,根據這次的資料分析,我們發現只有約50%的家長會參與親師之間的活動,而其中也因為家長的教育程度有很大的差異。除此之外,在主動與學校聯絡、溝通的分析中,我們發現,家長大多只會因為自己孩子的緣故而與學校老師溝通,但對關乎學生整體的議題則相對不熱衷。因此,社會或許要對家長發出呼籲,邀請他們更多的參與孩子的教育,對學校、教學提出更多的意見,發揮其影響力,而不只是將教育的責任完全推給學校。同時,學校或許也可以建立更健全的機制,排除限制(如社經地位、工作型態所產生的差異),讓每位家長都有更多、更暢通的管道,一同參與教育孩子之大業,一同為孩子的未來盡一份心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