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歷世襲化 念不念大學看爸爸】

【學歷世襲化 念不念大學看爸爸】

CNA

(中央社記者林孟汝台北18日電)台灣80後的年輕世代幾乎人人都有大學念。不過研究發現,「龍生龍、鳳生鳳」雖不是必然結果,但一家之主父親的教育程度和家庭經濟狀況等,都可能影響子女的最高學歷。

台灣有2300萬人口,大學院校總數卻逼近150所,2001年高等教育擴張後,對年輕世代及勞動市場參與的影響如何?科技部今天舉行由政治大學社會學系副教授關秉寅領導研究團隊所作的「台灣教育長期追蹤資料庫(TEPS-B)」後續調查成果發表會。

「TEPS-B」是從2009年起由政大、台大、中研院等單位共同執行,延續之前「台灣教育長期追蹤資料庫(TEPS)」2001年時調查當年就讀高中職、五專2年級的1萬9051名學生,在2010年再抽樣面談其中的3977人。

關秉寅表示,高教擴張明顯提高子女的教育程度,受訪者中僅6%的人沒有大專學歷。不過,一家之主父親的教育程度、家庭經濟狀況等,都可能影響子女的最終學歷、未來就業的報酬及人脈關係。

值得注意的是,根據初探結果發現,父親上過大學,跟父親只讀到高職的受訪者,兩者後來念到科技大學大學或研究所的比例,呈現2.6倍至2倍的差異。

關秉寅說,「龍生龍、鳳生鳳」雖不是必然結果,但如果父親的學歷高,相對可能更重視教育,連帶子女受教育「更上一層樓」的機會也較多。

不過,家庭收入愈高,子女沒繼續念書、也不想找工作,全靠家人供養的「轉銜過渡期」(尼特族)比例也愈高。調查顯示,當年家庭月收入2萬以下者,約16%為轉銜過度;而當年家庭月收入10萬或以上者,則有18%為轉銜過渡。

關秉寅表示,比例差別不大,但可以看出家境比較好的受訪者,更有空間及時間去做未來的探索,如2013年啟動的第2期計畫,這些受訪者還沒有找到目標,就比較令人擔心。第2期計畫截至2017年結束。

如以薪資報酬觀察,2010年時受訪者工作月收入的中位數是新台幣2萬8000元,但高中職與專科及科技大學、一般大學、研究所程度的月收入中位數各為27K、29K、35K,顯示一技之長並不能獲得高薪,且自認能發揮所長的人,也以高學歷受訪者的比例較高。

關秉寅認為,這個結果出乎預料,推測是一般技職學校在轉型為科大或技術學院時,不像過去那麼技術導向,反而比較理論導向,導致學用落差嚴重。同時,科大培育人才的品質有差距,且雇主仍有名校迷思,導致初入職場者的起薪有差異。

另外,過去研究發現社會資本(人脈)與找到好工作、健康等有相當重要關連。調查發現,教育程度越高的受訪者,認識不同職業人士的平均數也越高。但出乎研究團隊意料之外的是,就讀科技大學或學院體系的人,其平均社會資本總量還是比就讀一般大學低。

研究團隊中的政大社會系系主任熊瑞梅表示,一般大學除課程外,會比較重視社團、課外活動,學生認識的人較多元豐富;科大則以職業教育為主,能夠接觸的層面相對受限。1041118

*************************************
新聞取自:http://www.cna.com.tw/news/afe/201511180364-1.aspx (取用日期:2015/1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