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EPS-B電子報第3期

TEPS-B電子報第3期

 

你「研究生」了沒?

全文下載

一、前言
本期探討TEPS-B 2009年追蹤調查樣本中的大學畢業生,其就讀的大學類型,與之後就讀研究所的大學類型之關聯性;並探討大學就讀學門與其學歷的關聯。大學類型以公私立以及是否為技職體系來區分,共可分為公立一般院校、私立一般院校、公立技職院校、私立技職院校,以及國外大學等五類。就讀學門則分為教育學門、藝術學門、人文學門、設計學門、社會及行為科學學門與傳播學門、商業及管理學門、法律學門、生命科學學門、自然科學學門、數學及統計學門、電算機學門、工程學門、建築及都市規劃學門、農業科學與獸醫學門、醫藥衛生學門、社會服務學門、民生學門、運輸服務學門、環境保護與軍警國防安全學門,以及其他學門共二十類。樣本排除其他、遺漏值,以及跳答等無法分析的情況。由於就讀博士的人數只有65名,故在表三中,比較所就讀學士與繼續攻讀研究所的情況時,只針對學士升學到碩士的歷程進行交叉分析。

二、學校類型與科系學門
表一呈現受訪者就讀大學與研究所類型的比例。以大學時期而言,就讀大學類型以私立一般大學的比例最高,佔37.44%。其次是私立技職院校,有30.63%。公立一般大學則佔19.96%,公立技職院校只有10.95%。而國外大學比例最低,只有1.02%。不同於大學文憑的模式,具有研究所學歷的受訪者,高達五成就讀公立一般大學,比例最高。私立一般大學次之,佔22.22%。而國外大學比例明顯增加,有7.41%。攻讀研究所時轉換學校類型,選擇公立一般大學以及國外大學,顯示受訪者傾向就讀聲望較高,資源較多的學校類型。

  表二顯示,受訪者大學時就讀的學門以工程學門 24.55%的比例最高,其次是商業及管理學門21.07%。居第三者是人文學門,佔10.76%。就讀研究所的比例中,就讀工程學門的比例仍高居第一,佔38.32%,就讀商業及管理學門比例仍然居次,佔14.81%。然而就讀人文學門研究所的比例下滑到僅佔4.92%,低於社會及行為科學學門的6.59%,以及自然科學學門5.26%。升學比例顯示,就讀研究所以實用領域的工程所佔比例最高,其次是社會科學與自然科學學門,人文學門比例相對而言明顯下滑。

三、大學類型與研究所類型
升學複製現象
從表三資料可以發現,學士階段就讀公立一般的畢業生,絕大多數進入公立一般大學的研究所,佔所有公立一般大學畢業生83.56%。其次有8.08%出國就讀國外大學研究所,再次之則有4.25%進入私立一般大學的研究所就讀。而進入技職體系研究所的比例相對較低,有3.84%進入公立技職院校研究所就學,而僅有0.27%進入私立技職院校的研究所。

  對於畢業於公立技職院校的畢業生而言,半數以上進入原體系(公立技職院校)的研究所,佔52.36%。並且有32.28%進入公立一般大學的研究所就讀。另有10.24%選擇私立一般大學的研究所。進入私立技職讀研究所僅占3.15%。而到國外大學讀研究所的比例非常低,僅有1.97%。

  原本就讀私立一般大學的畢業生,升學模式亦在意料之內,就讀研究所也以進入原系統(私立一般大學)為主,但比例並未過半,只有45.99%,並不如公立一般與技職院校有過半的高比例。其次,私立一般大學畢業生有37.60%就讀公立大學研究所。僅有7.88%進入公立技職院校研究所,2.20%進入私立技職研究所。顯見私立一般大學畢業生主要升學途徑仍以公私立一般大學為主。另外值得注意的是私立一般大學畢業生有6.33%到國外大學唸研究所,與公立一般大學負笈海外比例差異不大。

  私立技職院校學生獲得學士之後,繼續升學研究所者,有56.22%留在私立技職院校系統,其次則是進入私立一般大學的研究所,佔17.05%,進入公立技職院校則有13.82%。相較於前三類學校畢業生,私立技職系統的大學畢業生,很少進入公立一般大學的研究所,僅僅佔7.83%。然而,這些畢業生前往國外大學研究所就讀比例卻有5.07%,高於公立技職院校大學畢業生的1.97%。另外,原本就讀國外大學的大學部畢業生,則全數都在國外大學就讀研究所。

留學比例差異
除了公立技職院校大學畢業生之外,其他三類大學畢業生大約有5%到8%選擇負笈海外升學。公立一般院校與私立一般院校學士赴海外留學的比例只相差1.75%;私立一般院校與私立技職院校學士留學的比例也只相差1.26%。而樣本中公立技職院校獲得學士者,卻僅有1.97%在就讀研究所時選擇留學海外。如果不是由於樣本缺乏整體世代的代表性,那麼此類留學比例相對較低的原因為何需要進一步的分析。可能原因包括不同學校與國外學校之間的學術交流合作程度、學生外語與學術能力,國內外相對就業機會,以及自身留學的動機與意願等。

  整體而言,除了私立一般大學的畢業生,其他三類大學的畢業生繼續升學時,都明顯呈現「複製」的現象,亦即有半數以上留在該類型大學中,其中可能有相當比例是留在原校原科系。該模式以公立一般大學畢業生最顯著,高達八成以上在公立一般大學系統就讀研究所。其中原因可能包括考試甄選過程的公平性、在原就讀科系升學的優勢、以及學生程度差異等條件共同影響此類複製現象。私立一般大學的學生則是留在原系統不到一半,僅有45.99%,主因是有相同比例的45.48%轉往公立一般院校或公立技職院校就讀研究所。可能是公立院校的資源較充沛及教育成本較低,吸引程度佳的學生轉向公立系統。

四、大學就讀學門與教育程度
表四所呈現的是學士階段所就讀的學門與其最高學歷之間的關聯。在總樣本8,937人中,以工程學門2,194人,佔24.5%比例最高。大學時期就讀商業及管理學門居次,共有1,883人,佔21.1%。這兩類學門應用學科領域,所佔比例遠高出其他學門。例如佔第三高比例的是人文學門,計有962人,約只佔10.8%。而環境保護與軍警國防學門則只有31人,僅佔總樣本的0.35%。

  進一步檢視學士階段就讀學門在技術學院、大學、碩士到博士各類型或等級學歷上的比例,可以發現不同學門中各級學歷所佔的比例有明顯差異。以技術學院學歷而言,在設計學門、社會服務學門,以及電機學門中,超過半數(50%到55%)只擁有技術學院學歷,而另外三到四成比例則具有一般大學學歷,碩士佔一到兩成,博士不到百分之一。教育學門、社會及行為科學學門與傳播學門,以及法律學門則高度集中於一般大學學歷,分別佔72.09%、72.12%以及73.33%。傾向就讀碩士與博士的學門,則以自然科學學門(62.96%)以及生命科學學門(47.59%)的比例最高。整體觀之,以實驗為主的學門比較傾向修讀到研究所以上學位,其他學門則以學士學位居多。

學門之間學歷階層化
以大學學歷層級來看,某一些學門呈現比例更加集中現象。法律學門、社會及行為科學學門與傳播學門,以及教育學門都有七成以上比例集中在大學學歷層級。法律學門最高,佔73.33%。換言之,就讀法律學門者,七成以上只擁有學士學位,另有兩成一擁有碩士學位。其中原因可能是法律作為專門(professional)(註)職業領域,就業市場上不管是公職或是私人企業,僅需學士資格或是學士課程之教育內容即可滿足,因此無須更高學歷。而社會及行為科學學門與傳播學門以及教育學門在就業市場上的人力需求也大多以學士學歷為主。只有對於從事各級學校教職或公職者,碩博士學歷才比較可能有助於提高敘薪或升遷機會。另外,藝術學門、數學及統計學門,以及環境保護與軍警國防安全學門,這三大類在大學學歷層級上也佔了六成。藝術學門與數學統計學門的碩士比例大約在兩成五到三成三之間。

  以碩士學歷層級而言,以自然科學以及生命科學所佔比例最高,分別各佔62.96%以及47.59%。同樣地,自然科學學門以及生命科學學門就讀博士的比例也比其他學門高許多,分別有4.76%以及2.07%。相較之下,民生學門以及社會服務學門的碩士、博士比例最低。然而,由於現在台灣社會民眾求學生涯期比以往延伸得較為長久,加上在1984/1985出生的受追蹤調查樣本在2009年時只有25歲,所以不足以論斷其學門間最高學歷差異。但可以說明不同學門間在學歷進程上的差距。亦即理學院的科系,自然科學的物理、化學,及生物類科,可能因院校、研究所數量較多且系所規模較龐大,加上實驗人才需求較多,因此有較高比例進入研究所。反觀其他學門,可能因研究所名額較少,或者其就業市場僅需要學士學歷,或是需要實務歷練,因此唸研究所的比例較低。教育部重要教育統計資訊中,碩士生就讀類科之比例,以及博士生就讀類科之比例顯示:(http://www.edu.tw/pages/detail.aspx?Node=4076&Page=20047&Index=5&WID=31d75a44-efff-4c44-a075-15a9eb7aecdf),2009年博士生之中,科技領域佔68.36%,社會領域佔15.27%,而人文領域佔16.37%。2009年碩士生比例,科技領域佔45.83%、社會領域有31.23%,而人文領域有22.94%。與樣本狀況大致類似。

  調查樣本學門的學歷差異顯示,可能因為自然科學與生命科學領域的研究所名額較多,人文學門與社會科學領域研究所名額較少,而應用學門的就業市場較不需要更多學術養成,因此造成自然科學與生命科學學門就讀碩博士比例遠高於其他學門的現象。總結而言,因為鉅觀結構上研究所名額差異、就業市場學歷門檻不同,以及微觀面個人主觀對學歷的需求不同,這些社會結構條件導致不同學門之間形成學歷階層化現象。


(註):專門職業領域是指美國高等教育中不屬於學術學院(academic college)範疇者。包括法學院、商管學院、醫學院、獸醫學院、社工學院、公共政策學院等專門職業學院(professional schoo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