拿出教改證據來吧!

拿出教改證據來吧!

關秉寅 / 國立政治大學社會學系

  上個世紀末,我國最重要的教育改革方案就是倡議小班小校。行政院教育改革審議委員會的報告書指出,小班教學是政府及民間教育改革的共識,並建議政府應自八十七學年度起達成每班學生數低於四十人的目標,九十五學年度前則應達成每班三十人以下的目標。問題是,我們能否提出小班小校這類教育改革方案如何影響學習效果的研究證據,以做為政策選擇的依據呢?

  在台灣,小班要多小才會明顯提升學習成就?四十人減為三十人後,能夠明顯提升學生的學習成就嗎?三十人左右的班級夠小嗎?還是應該小到如二十人左右?國小的中高年級、國中或高中需要實施小班嗎?在教育資源較豐沛、學生家庭社經地位較高的地區,實施小班的效果會和在偏遠地區一樣嗎?

  更重要的是,整體教育資源是有限的,是否有其他更具成本效益的替代方案,可以達到小班或小校的效果?可惜的是,目前我們對於這些問題並沒有扎實的研究成果,可做為學術上或政策上討論的依據。
 
減少班級人數≠增加學習效果

  依美國多年的研究成果,減少班級人數對於小學低年級生的學習成就或行為是有一定的幫助,但是美國的研究結果是否完全適用於教育體制截然不同的台灣呢?在美國,減少班級人數的方案雖有聯邦政府奧援,但目前仍然不是全面實行。

  這是因為推行這項政策所費不貲。畢竟減少班級人數後,配套措施如增加班級數、增加合格的師資等,都需要重新調整或增加教育資源。而小班提升學習成就的程度,是否足以支持小班方案成為政府的教育政策、進而投入大量資源,都必須通盤考量。也因為如此,美國有些學者即認為,比較縮小班級所帶來的效果與所需投入的資源後,可知這種改革並不是最具成本效益的。

  美國教育科學研究院(Institute of Education Sciences)的首任主管Grover J. Whitehurst曾呼籲,未來美國教育改革應建立在有扎實證據的研究上。而他認為能提供扎實證據的教育研究典範,是依據隨機方式,將教育研究對象,如學生、老師或學校等,分派到實驗組及控制組的大型實驗設計方法。

  一個方案到底有無效果,原則上只有靠良好的實驗,才能提供有效的證據。教育的各類方案措施,就像是研究藥物作用的實驗一樣,都是在了解特定人為外加的因素是否能達到預期效果。而教育方案與醫學或其他自然科學實驗研究的相異之處在於,教育方案實驗研究的對象是人,以這類實驗法來評估教育方案的效果,情形可能更加複雜。

  當然,不是每個教育方案都能做實驗,也不是每個方案的研究都要從實驗設計著手。事實上,比較合理的教育研究過程,可先從一些設計良好的調查研究開始,這類調查研究能讓我們找出一些可能有效的教育措施或方案,然後再進一步選出一些重要的因素,進行不同規模的實驗研究。
 
TEPS建立屬於台灣自己的調查

  近年來,台灣已經有至少三個正在進行中的大型長期追蹤調查,分別了解國小、國高中及大學的學習情況。其中,進行較早、且已提供相當多資料給政府及學術界使用的,就是自二○○○年起開始建置的「台灣教育長期追蹤資料庫」(Taiwan Education Panel Survey,簡稱為TEPS)。

  TEPS預定共有四波調查。第一波是在二○○一年,調查對象是國一及高中職五專二年級的學生,這些國一生正好是九年一貫實施前進入國中的學生,而當時的高二生,則是最後一批參加地區性高中職聯招制度的學生。當時接受TEPS調查的國中生數約二萬人,高中職五專二年級接受調查的學生,則略少於二萬人。
圖一:家庭收入與父母教育程度各自對國一生學習成就的影響。 

圖一:家庭收入與父母教育程度各自對國一生學習成就的影響。
 
  TEPS所使用的工具包括了一份綜合分析能力的問卷,測量學生解決數學、語文及邏輯推理等方面的能力。另外,每位學生也填寫了一份蒐集其家庭、學校、同儕,以及個人資料的問卷。TEPS也請受訪學生帶一份問卷回家,請一位家長填寫,藉以了解家庭基本社經地位,以及家長對於受訪子女的一些評估。此外,TEPS也請受訪學生的國文、英文、數學等科目老師與導師,各填寫一份老師問卷,並評量受訪學生。在二○○一年的調查中,共有近六千六百位老師接受調查。

  TEPS在二○○三年時,進行了第一次追蹤調查,二○○五年進行第三波調查。目前,TEPS在嚴密保護個人隱私的前提下,已經公布了第一、二波約70%的學生資料供學界研究。TEPS的網站(http://www. teps.sinica.edu.tw)也定期發布電子報,向各界報告並分析一些大眾可能感興趣的議題。

  雖然TEPS主要是為了基礎研究需要而蒐集資料,但其研究成果亦可供決策者參考。例如,不少人關心家庭貧富不均,是否會造成國中小學生在基礎學習成就上的差距;也有人認為,提供貧困學生教育補助金是解決這個問題的方案之一。但事實真是如此嗎?
 
看數字:幫助貧困學生,還有更多事情要做

  圖一顯示家庭的每月收入與父母教育程度,各自對二○○一年國中一年級學生學習成就的影響。縱軸是綜合分析能力的測量指標,橫軸是家庭收入的六個等級類別與父母教育程度的五個等級類別。從圖一來看,家庭收入與父母教育程度對學習成就的影響模式並不相同。
 圖二:家庭收入與父母教育程度共同對學習成就的影響。

圖二:家庭收入與父母教育程度共同對學習成就的影響。
 

  屬於家庭收入最高類別「二十萬以上」的學生,其學習成就是家庭收入「未滿二萬」之學生的四倍左右。但是圖一同時也顯示,當家庭每月收入到達十萬元以上時,家庭收入對學習成就的影響就不大了。另外,父母教育程度越高,子女學習成就也越高,而且最高與最低的差距,可以達到七倍。

  然而,家庭經濟資源匱乏往往與父母的教育程度有關,究竟圖一所顯示學習成就上的差異,主要是導因於貧富差距,還是父母教育程度上的差距呢?

  圖二回答了這個問題。圖二中「家庭收入」所顯示的意義是,當父母有同樣的教育程度時,屬於最高家庭收入類別學生的學習成就,只比最低收入家庭的學生高一倍左右。

  而當家庭收入相同時,父母具有研究所教育程度的學生,其學習成就要比父母僅有國中以下教育程度的學生高四倍半左右。父母教育程度為何有如此重要的影響力,當然還有待更仔細的研究(進一步的說明,請參考http://www.sinica.edu.tw/as/advisory/journal/13-1 /86-91.pdf)。

  單從這個分析結果來看,要讓貧困學生能夠有更好的學習成就,除了經費上的補助以外,還有更多事情需要努力。例如,學校與社區或許能夠提供人力及資源,幫助貧困且教育程度低的父母輔導子女的學業。

  雖然,大型長期教育基礎研究資料庫的建立的確費時、費力且昂貴,台灣也只處於起步階段,但是如果這些資料可以幫助我們判斷提升學生學習成就的因素,並且能支援未來各類教育實驗方案的設計與評估,這種資料庫仍然是必要的。長期來看,它一定也能幫助我們更有效率地運用寶貴的教育資源。只要持之以恆,相信有一天,我們可以清楚地回答,究竟什麼才是適合台灣教育體制的班級規模,也能以紮實的教育研究證據為基礎,凝聚共識,規畫出有效的教育改革方案。